9日,甘肃省召开旅游产业领导小组(扩大)会议,针对甘肃地域狭长、旅游资源丰富且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构建“大景区”的总体布局,重点建设19个核心景区、11个综合景区,辐射发展周边景区,全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甘肃省旅游局局长何伟介绍称,“大景区”布局中敦煌综合景区,以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为主,辐射阳关、玉门关、锁阳城、阿克塞、透明梦柯冰川等。
此外,还分崆峒山、麦积山、酒泉嘉峪关、七彩丹霞、黄河风情线、甘南香巴拉、李家龙宫等综合景区,以大云寺、大地湾遗址、大佛寺、拉卜楞寺等为主体,辐射周边景区,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何伟表示,“大景区“的建设标准中打造一批具有甘肃特色的旅游产品,如沙漠探险、旱极度假、汽车拉力、徒步攀岩、山地滑雪、戈壁挑战、低空飞行、黄河漂流、中医养生等。同时,每个核心景区建设综合性游客服务中心,具备换乘、咨询、餐饮、购物、投诉、医疗救急等完善的功能设施。
何伟说,此次提出构建“大景区”,要建设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项目库。在设计和谋划旅游项目时,按照游客的需求,充分发掘景区点历史文化、本土文化和民族民俗风情,注重游客在体验、感受旅游产品过程中认知和传播文化。
“捆绑实施文化旅游项目,坚持市场化投资”。何伟说,推动文化与旅游演艺市场的融合。大力培育文化旅游演艺市场,引导《大梦敦煌》、《丝路花雨》等精品剧向游人开放,鼓励各类演艺企业走向景区,完善文化旅游演艺体系。
同时,依托核心景区及城镇固定的演艺场所,根据游客追求新、奇、特的消费心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例行的主题表演、自由性的街头表演和丰富的节庆表演。“白天观美景,夜晚赏大戏”,用旅游演艺留住过夜游客。
何伟还介绍,推动中医药养生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创造性实施“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庆阳、平凉、定西、陇南等陇东南“五市”,要围绕周祖和岐伯文化、崆峒养生和皇莆谧文化、天水汤浴温泉养生文化、陇南和定西千年药乡等特色文化,打造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产品。
针对构建“大景区”发展旅游的规划,专家和各地市州及相关部门进行了讨论。有专家建议增加“岷州红色旅游综合区”,将宕昌哈达铺和迭部县腊子口等红色旅游资源结合起来,辐射会宁等地。
甘南藏族自治州副州长石占良提出,甘南藏区目前筹划发展“乡村旅游”,希望在“大景区”规划中加入富有高原风情的当周草原旅游区及迭部县扎尕那旅游景区。“近年乡村旅游配套牧家乐、农家乐体验更让游客乐此不疲”,他说。
甘肃康辉国际旅行社总经理龚羽飞认为,该规划详细且具有市场性,打破行业限制、部门分割,将甘肃旅游资源整合成一条产业链,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需要建议的是大景区品牌需要突出,比如‘酒嘉综合区’改成驰名中外的‘雷台综合景区’,推广该线路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龚羽飞表示,需要甘肃元素国际化,梳理旅游人才,开展‘国际音乐摇滚节’等节日,打造吸引国内外游客的‘丝绸之路区域旅游经济’。”
何伟表示,规划建设中将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以知名景区为核心,周边景区为辐射,所在城市为依托,将涵盖的旅游文化资源、旅游产业要素、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等进行有机组合,培育旅游新业态,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加快甘肃全省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据甘肃省旅游局统计,2013年1至10月,甘肃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557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594.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