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顾问,国家统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历任原国家计委综合司司长,重庆市副市长,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国际咨询工程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经理。2003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2005年当选为联合国第36届统计委员会副主席。曾任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顾问、上海交大经济学院名誉院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著名专家,多次参与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工作。在宏观经济、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等领域都有许多重要研究成果。
2008年9月15日,美国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深重的伤害,世界经济陷入了衰退。为拯救金融机构,美欧日等各国政府都投入大量财政资金,政府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结果是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又出现了美国国债危机和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5年来,世界经济复苏一波三折,艰难而又缓慢。总之,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转型调整期。
总体上看,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今年和以后若干年,世界经济都将处在时好时坏、低速缓慢增长的阶段。IMF指出,从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到逐步复苏至进入新一轮增长期,约需10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至少要到2018年。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地告诫人们,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确实非常重要;但如处理得不好,金融又是现代经济危机的祸端,它对实体经济的破坏性也十分严重。这样的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带来严峻的挑战,也有着巨大的机遇,机遇大于挑战的基本格局不会改变。
国际资本市场流动性泛滥必然影响我国的金融市场。国际资本出于逐利的本性,总是向效益高的地方流去。中国经济发展保持平稳较快的良好态势,投资机会很多,即便是换成人民币放在银行里,坐拿利息,加上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国际资本也可获得丰厚的回报。因此,他们总是千方百计以合法的和非法的、公开的和地下的各种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在美国、英国、日本和欧盟的央行都在采取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导致国际流动性严重泛滥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防止国际资本的大进大出而导致我国经济出现大起大落,要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对我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来说,特别要防范由于发达国家全面实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而受到国际资本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