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把项目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二论经济新常态下大力推进项目建设
评论员
项目促进发展,项目也关乎未来。当前,“十二五”规划即将收官,“十三五”蓝图即将展开,两个重大时间节点的交替,既意味着发展的延续,更意味着发展的升级。面对新常态,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项目工作抓什么、怎么抓,是摆在全省面前的重大课题。
作为项目建设的重大抓手,“3341”项目工程为我省即期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和动力,也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和支撑。紧紧依托“3341”项目工程的滚动实施,围绕经济、文化、生态“三大战略平台”抓项目,围绕交通提升、信息畅通和城镇化“三大基础建设”抓项目,围绕战略新兴、特色优势、富民多元、区域首位“四大产业方向”抓项目,契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方向,契合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瞄准这一指向和要求,坚持扩大增量与优化结构、提升质量有机统一,坚持自身挖潜与上争支持、外强引力有机统一,坚持当前发展与持续发展、长远发展有机统一,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不断把项目建设推向深入,必将开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综合平衡、协调互促的良好局面。
具体工作中,要针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特征、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我省的后发优势,牢牢把握好三个取向。要紧扣国家政策方向,认真研究和对接国家层面的产业布局、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从中找准自身的定位、方向和重点,并严格执行国家关于项目建设的规定,拉起警戒线、织牢防护网。要紧扣资源禀赋优势,把当地的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发挥好,上特色项目、搞特色产业,并在发挥特色的基础上,加强区域统筹、要素对接、产业互促,以融合联动发展打造新的增长极和增长点。要紧扣现有产业基础,围绕这些产业的改造提升和延伸拓展,瞄准集聚性、推动规模发展和集群发展,瞄准高端性、推动转型发展和升级发展,切实增强现有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与此同时,要根据未来发展的方向,重点聚焦三类项目。一是带动性强的项目,要紧扣国计民生、着眼发展需要、顺应群众期盼,认真研究一批辐射明显、作用突出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为补短板、增后劲、促均衡、上水平提供支撑。二是扩展性强的项目,要打破区域概念、单体概念,立足更广范围、着眼配套协作,谋划、储备和建设一批能辐射周边、延伸产业、衍生企业的项目,力争形成一个落地、多点开花的局面。三是成长性强的项目,要盯住战略新兴产业,围绕新型能源、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文化创意、教育体育等领域,积极引进、着力培育相关产业和项目。
切实抓好项目工作,既要保增长,也要强后劲。围绕项目建设的要求、取向和重点,各级各方面要迅速行动起来,着眼应对下行压力与保持投资增速部署和上马项目,着眼“十三五”规划与全面小康建设谋划和布局项目,努力建立支撑当前发展、符合未来方向,更具优势与竞争力的产业体系。